- HTA8128 內置升壓的60W立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AU6815A集成音頻 DSP 的 2×25W 數字型 Cl
- HTN78A3 6V~140V輸入,3A實地異步降壓變換器
- HT81297 18W內置升壓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NS2583 同步升壓型 2A 雙節(jié)鋰電池充電管理 IC
- NLC47022帶NTC功能和電量均衡功能電流2A 5V異
- PT2027 單觸控雙輸出 LED 調光 IC
-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電感濾波2×20WD
- HT3386兼容TPA3118 2×50W D類立體聲音頻功放
- NS8220 300mW 雙聲道耳機音頻放大器
- HT6875 2.8W防削頂單聲道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
- HT77221 HT77211 4.0V~30V輸入,2A/1.2A同步降壓變換器
- NS4117X 系列 外置 MOS 管開關降壓型 LED 恒流控制器
- HT71663 13V,12A全集成同步升壓轉換器
收割無底線,iPhone 15“低端”連接線開售,價格高到離譜!
為何如今對蘋果持有反感情緒的人越來越多,個人認為在賺錢方面越來越沒有底線是一個重要原因,比如蘋果為了讓iPhone 15 Pro有更輕薄手感并控制成本,居然在散熱方面做出了較大妥協,而且由于A17 Pro賦予了iPhone 15 Pro運行PC及主機游戲的能力,屆時散熱不佳的問題只會進一步擴大。
你以為蘋果只是在主流產品上收割用戶?那你就太天真了,蘋果在配件售賣方面其實更沒有底線,官方商城配件價格基本上都高到離譜,比如近日開售的一款iPhone 15數據線,就是蘋果在配件價格方面沒底線的代表??梢钥吹剑@款僅有1米長,帶磁吸扣的貝爾金A轉C連接線售價高達168元,雖然在官方商城數據線陣營中并不算最高價,但該數據線并非蘋果商城獨占,在第三方平臺也是有售賣的,在JD貝爾金旗艦店,A轉C連接線僅要26元,不同之處在于用的是硅膠材質,也沒有磁吸扣,但僅是這兩方面也完全不足以讓功能相同的連接線有142元的差價,僅在價格方面,各位應該能體會到蘋果是多沒底線了吧。
當然了,價格只是一方面,這款A轉C連接線是可以給iPhone 15充電的,可iPhone 15的C口支持PD快充,PD快充又只支持C轉C連接線,這條售價高達168元的A轉C連接線,大概率只能為iPhone 15提供較低充電速度,而iPhone 15系列最高支持27W充電功率,也就是說如果要用這條線,那iPhone 15系列支持的最高27W快充基本上就成了擺設。
繞來繞去,最終只實現了個最低標準,關鍵是價格設置上極不匹配,實在不明白蘋果做這種事到底有什么意義,這不是找罵嘛。
上網查了下,由于接口傳輸效率不一樣,A轉C連接線效率一般,C轉C線速度更快,一般大家都認為C轉C線是升級換代產品,將A轉C則視為低端線(從性能標準上來看也確實如此)。
至于蘋果上架這條A轉C連接線的原因,個人認為是目前市面上還存在大量僅有A口的充電頭,而且此類充電頭還會存在很長時間,即便不能為iPhone 15提供快充,蘋果也不愿放棄這一塊的利益,由于市面上A轉C線價格普遍較低,這不符合蘋果高利潤的經營要求,所以盡管極不合理,但蘋果還是將低端產品賣出了高端價格。
蘋果干什么都喜歡將環(huán)保掛在口中,實際上蘋果在連接線方面一點都不環(huán)保,C轉C,C轉C,A轉C,A轉L。3.5毫米轉L,3.5毫米轉C,L轉C,如此復雜的連接線類型居然在蘋果商城全部有售,要是這些線一旦用壞被丟棄,蘋果難道沒想過會對地球環(huán)境造成什么影響?
蘋果為何如此熱衷于賣高價配件?主要是因為賣配件幾乎不需要提供售后服務,成本極低,如果賣第三方配件甚至任何責任都不需要承擔(蘋果在相關產品保修政策著重強調了這點),基本上就是躺著賺錢。
而且就這么一條A轉C連接線,發(fā)貨時間居然高達8至10周,iPhone 15 Pro Max發(fā)貨時間都沒這么長,這怕是收到用戶錢之后再通知廠家生產,要不然怎么解釋用戶付了錢之后要2個月以后才能收到貨?
不知道在座各位果粉中有多少人會買這根線呢?